灵堂蹦迪 葬礼趴体 丧葬习俗圈的特大泥石流——打丧火

因客居成都好多年,每每总被亲朋故旧羡慕:成都好地方啊!

可说实话,成都这地方当然是好啦,可关键我越来越感觉它的城市宣传标配————休闲、美食、天府文化,外带大熊猫——-也不能说是不好,但实在是太中规中矩,还不够好,听惯了就感觉没什么特色。

我曾经就这事儿瞎寻思的时候就觉得还不如直接一点,比如:吃着火锅唱着歌儿,晒着太阳喝着茶,满城走起忙搓麻!多接地气多简单直白多直奔重心,绝对能吸引一波吃货、懒货、耍货们奔着成都而来!(“XX货”此语词来自我老家的方言文化系统,对各类不务正业之人皆以各种“货”称呼之,贪吃是吃货,懒惰是懒货,犯蠢就是蠢货,爱玩好耍就是耍货,心眼多心肠黑那必须是坏货,一言不合就逞勇斗狠那自然就是熊货。。。。。。反正“货”字一出,无论鄙视、不屑还是恐惧、厌恶,诸多难以明言的情绪尽在其中,而且一点都不萌萌哒!)

再后来,我继续自肚里寻思了好久,一直在想:难道就没有一种东西,能将成都这几大城市特色核心元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然后成为成都城宣的大杀器吗?

然后,我就发现了,还别说,真的有哇,说起来,那就是成都人的丧葬习俗———打丧火!

虽然起初我也觉得这丧礼上又唱又跳外带摆起麻将桌打麻将的风俗忒奇葩,但后来被楼下小区的打丧火循环往复地洗礼过几十遍后,顿时眼界大开,脑洞更是大开,再也不这样觉得了,直觉这可真是好东西呢!

简单来说,一场打丧火的流程是这样的:

通常必备背景音乐是大悲咒,一会汉语版一会梵语版,当然偶尔也可能是《回家》。

开场节目一般是“哭丧”,边唱边哭,将嚎丧与追思赞美父母恩情的吟诵熔于一炉,效果很强悍,要是现场来个老外人类学家,铁定会认为这是一种罕见的世界民族音乐。

哭完丧后,就是孝子贤孙们集体上场表演的时间,悲痛、悲伤、悲哀,哽咽、痛哭、流涕,具体悲伤程度请自行发挥演绎。

完事儿就是打丧火的正菜———歌舞表演时间了!!!请来表演的殡葬草台班子顿时可以唱起来,跳起来,舞蹈起来:《白发亲娘》念亲恩,《大悲咒》保超度,《桃花朵朵开》忆往昔,《两只蝴蝶》赠伴侣,《我是真的爱你》唱出自己心声:你个死老鬼到底爱不爱我嘛我都躺棺材里了你都还不说真是好气哦!然后就是一曲《眉飞色舞》狂飚是这一辈子终于完事了终于可以投个新胎了好兴奋!或者来一首《常回家看看》,希望亡人。。。呃。。诶。。。。。算了,这个就有点细思极恐地不好操作!!!

中间还要穿插帅小哥儿表演魔术,水灵灵的大妹子低胸超短裙大长腿热舞,主持人兼谐星穿红挂绿串场兼见缝插针地插科打诨:祝大家发财,祝大家漂亮,祝大家以后的日子里万事如意。。。。。。

最后的最后就是一曲《难忘今宵》庄重严肃深情哀切:唉呀妈呀,可算完事了,大家都回家洗洗睡吧。

真是几多酷炫的一场葬礼表演!

而这期间,所有来奔丧的亲朋故旧都坐台下,聊天喝茶打麻将嗑瓜子吃坝坝宴,看到节目精彩还时不时鼓掌叫好。

所以说,总结来看,打丧火是什么?

所谓打丧火,那就是普通人一生中唯一一场也是最后一场以自己为绝对主角的狂欢趴体啊————《大悲咒》听着,花圈墙立着,手机游戏玩着,无线网络上着,瓜子花生磕着,麻将打着,茶水喝着,龙门阵摆着,坝坝筵吃着,宵夜外卖叫着,最后一晚还有劲歌热舞、迷你型山寨春晚欣赏着——杂而不乱,喧而不哗,简直老庄范儿十足,甚至比老子还庄子。

当然我也明白,这事儿有意思是有意思,弄好了那真是又酷又有趣,但弄不好那就是又俗又无聊轻浮,二者真的就隔着一层纸。

所以,我真是深深地觉得,对生活在此丧葬风俗覆盖区域内的诸位人们来说,去世前最最重要的事情那绝对不能是什么立遗嘱分家产叹人生虚幻啊,那必须是严肃认真地预先选好自己死后打丧火小晚会的演唱曲目。要不然儿孙亲眷依自己的欣赏口味给选一通,殡葬草台演出班子再按自己的理解给演绎发挥一通,出来的效果很可能就是这样: 《烛光里的妈妈》开场,《难忘今宵》压轴,《小苹果》串场,魔术表演、靓女游戏点缀,《男儿当自强》《兰花草》《我爱你塞北的雪》《月亮之上》《七月火把节》《爱情买卖》。。。。。们乱哄哄你刚唱罢我又登场,怎一个胡搭乱配气场极low毫无品味大大损害人生意义及形象了得!!

所以顶好是自己预先选好演出曲目与次序,我得地盘我做主,坚决不许更改! 到得那演出时候,灵堂距小舞台仅几米之遥,这边厢上香烧纸,那边厢狂 嗨,孝子贤孙们边灵前烧纸边欣赏粉色低胸裙妹子们且唱且热舞,极其方便。 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专为你而来,所有事项都为你量身定做,所有情绪都因你而发,婚礼你还得跟另一个人分享众人的注目,但此刻的葬礼就只是你自己一个人(鬼?)的舞台! 于是此时尚杵在天堂与地狱的中间地带排队等候的你就完全可以暗戳戳地对自个儿曰:你看我吧,虽然生的千篇一律,死的主流中庸,但最后的落幕好歹总算聚焦了众人的目光与耳朵一把,也行呗!美滋滋,耶!

所以吧,在反复寻思了这丧葬习俗好久后,我的脑洞就被汹涌澎湃的脑浆冲击的一路开到天际,这习俗神了呀,不但具备丧葬礼仪价值,关键它还完美地融合了成都城市文化特色的几大核心元素:

1、美食+川菜——全体来宾皆可享受厨师烹制的坝坝宴菜,真正的川菜川味!

2、火锅——虽然好似白事没有专吃火锅地,但只要你想吃,来碗迷你型火锅——冒菜,完全可以噻!

3、喝茶——花茶绿茶,随便喝噻!

4、麻将——主家专门提供桌椅板凳麻将,随便打!打够守灵的三天三夜,打的棺材板都压不住都没关系!

5、巴蜀文化/天府文化传统——两千多年前道家大佬庄子死了老婆,但人家不悲不伤,直接“鼓盆而歌、送妻升遐”,那真是敲起瓦盆唱起歌:老婆你一路走好哇哇哇哇。。。。。尘归尘土归土哇。。。。非常酷炫!两千多后道家文化很是浓厚的成都地区的人们无师自通又与时俱进地完美接续了这一传承,亲人驾鹤西游,吾们不但唱之歌之,还舞之蹈之呐,绝对的巴蜀+天府文化,要搁全国其他任何一个地方,你要敢在父母长辈的灵堂上打麻将、玩扑克甚至是灭绝人性地跳舞唱歌,不说死人会被气的棺材板都压不住,身为活人的你估计会被长辈打的直接进火葬场。

6、妹子嗲——唱歌跟主持的小妹儿都娇娇嗲嗲,一开口麻你一跟头!

7、休闲——你光想象一下本应哀思满面的亲朋故旧们统统围在灵堂前,看草台班子劲歌热舞,旁边就是一大圈花圈以及死者的遗照,这简直是不要命的休闲啊诸位!

所以,打丧火这习俗简直就是成都文化特色的集大成者嘛,除了吸引主旋律路线旅游人群,成都完全还可以靠着这个风格清奇的习俗额外再吸引一大波吐槽爱好者、八卦猎奇收集者、网红打卡爱好者、短视频制作者、各类猎奇直播者等等人群闻风而来嘛,现在不流行正能量鸡汤输入了,大家都快吃吐了,得考虑一下那些负能量爆棚、猎奇寻乐、穷开心人们的需求,这些人来了后各种相关小视频拍一拍,加个耸人听闻的标题,然后再在什么抖音快手B站今日头条。。。。。。上统统轮一遍,何愁不火爆!

所以,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媒介题材呐!

而且,要是想更进一步,玩点大的,成都城宣部门还可以下点本钱,找个川地名导将此拍成电影。那什么疯狂的石头啊赛车啊,要是换成《疯狂的打丧火》,那还不主题鲜明,内容饱满!简直是萌点槽点爆点各种梗齐全,各种桥段统统都有了新的落脚处:戏中负责表演的草台班子、负责殡葬服务的公司、负责流水席的乡村厨师,主家、守灵的孝子贤孙、参加丧礼的亲戚朋友,娱乐生活与女朋友同样缺乏、来观看小晚会的广大民工大兄弟,与死者生前熟悉、娱乐欣赏水平一直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底末90年代初的来围观的旧邻故友。。。。。。大家各怀心事,齐聚一堂,各种诉求, 各种碰撞,各种阴差阳错,各种误会乌龙,各种鲜香麻辣,各种笑中带泪,各种哭笑不得。

然后镜头里面,成都话嗲嗲说起,哭丧诵歌悠长唱起,变脸魔术耍起,乡坝头繁花新绿拍起,大把花椒辣椒泡椒豆瓣酱下锅炒起,麻将牌哗哗哗打起,八卦龙门阵摆起,几多市井闹热!

同时,为了更吸引眼球,还可特邀川地特产——国宝大熊猫滚滚来串戏,这边打丧火小晚会开到半拉,那边一坨饥饿难耐下山觅食的功夫熊猫突临现场,直闯灵堂,左手流年右手倒影。。。。奥,错了,是左爪橘子,右爪橙子,口里还叼个耙耙柑子,从灵堂一路窜至草台班子正表演的小舞台上撒撒野。于是各路人马齐惊齐喜齐忙乱齐上阵,搅合出一出出好戏。

发表评论